【精华】美术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
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 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
1.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 提问:
①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 ②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
3.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力度。
4.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览
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五、课后延伸:
1.用收集来的图片,图书,签到布置宣传窗。 2.鼓励学生控索多种画,进行创作。
第二课: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三、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 ……此处隐藏1747个字……棒棒糖。这种是小朋友经常吃的,噢,那老师要问小朋友有没有吃过其它样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过这种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没有做过呢?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做一个,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吗?
先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两手对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小球,咦!老师把它按一个漂亮的小尾巴,这样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棒棒糖,老师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这前老师要说下游戏规则:
A、做手工时小嘴巴不能发出声音,要安安静静的。
B、不能抢别人手里的东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醒幼儿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两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轻轻的搓成一个圆形的球)
3、咦!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举起来,看看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的,你们的没有小尾巴,现在请刘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老师请几个小朋友的作品拿上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看看他们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师觉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师:小朋友今天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小朋友有了开心的事情呀,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下面让我们拿起棒棒糖送给小(3)班小朋友,让他们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快乐心情吧。请小朋友到刘老师那去排队!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欢的并品尝过的一样糖果,深受孩子的喜爱。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棒棒糖。从目标上看完成的很好,每个目标幼儿表现的都很棒。就活动过程来说,整节课幼儿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每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在第三个环节时问:"幼儿有没有做过棒棒糖?幼儿说有的时候,老师认为孩子撒谎或者孩子吃过误认为自己做过。"这时老师反复地强调幼儿没有做过,把幼儿的思想往老师的思想上拉。其实这时应该顺着孩子的思路随机应变说:"今天老师也做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好吗?"这样会更好些,也能让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师能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表扬和鼓励那些在活动中参与积极的幼儿,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美术教案 篇5静物素描——方法步骤授课者:蔡子团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素描造型的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物体的明暗变化规律(三大面、五调子)教学难点:体积感、质感、整体感教学方法:讲授、课件演示、练习、讲评等教具准备:课件、炭笔、素描纸、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如何提高素描写生的准确性(导入新课)比较是素描写生时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标准的模糊性,只有不断地、反复地进步比较,找出问题,改正错误,不断完善,这个工作做得认真细致、越深入,那么画面就会越完美,越准确,美术教案(二)。绝对的准确是不可以的,只要达到一种共识的准确程度就算可以了。
1、一个中间“点”谁都知道,一根线条由两个端点组成,而用视觉手段对一根线条进行准备分割时,最容易的是找出它的中间点的位置,这是由人的形象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在素描写生过程当中,有许多关系需要我们仔细地加以辨别和判断,不妨可以利用“先找出中间点的方法”来确定最基本的比例关系。
2、两个基本“线”两条基本“线”是指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运作,具体地说,我们可以把在写生当中所要处理的各类线归为“接近垂直”和“接近水平”两种情况,就是以“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作为衡量的标尺,去测量和比较各种接近于它们的线条的性质,从而来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
3、多种几何“块面”“块面”是指多种组合的单位几何形比较法。单位几何形比较法是说观察对象的亮面所呈现出的平面几何形。总之,要提高素描写生准确的程度,必须整体观察比例把握,结合“一点”、“两线”、“三块面”的方法并灵活运用。这样将对迅速有效地提高造型控制的能力。
二、素描静物的方法步骤 (讲授新课)静物写生是素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初学者领悟物体的质感,锻炼对不同色彩物体整体关系的刻画。
1、构图:起形时应仔细观察物体间的关系,根据构图原则调整画面物体的位置,使其自然富于表现力。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画面的构图,物体的比例问题。先在纸上画出大体的构图意向,定出各物体大致的位置。在构图基本确定后,从分析与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着手,画出物体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2、勾画物体轮廓:起形阶段应把握好物体的结构和细节,多用一些时间,多用一些大的结构线,这样会对以后的刻画产生好的作用。在画出大的形体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分出各个形体的基本比例关系,画出各个物体的基本形,并用水平、垂直线等校正各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物体都有自身的比例关系,而在一组静物中又有物体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这两种比例关系中,后者是首要的。
3、区别两大面:在起形和标记明暗交界线的过程中就应该做到线的轻重缓急,这样既可以使上调子的过程有据可依,更重要的是能突出调子整体排列的顺序。在确立明暗两大面的关系时,首先要准确画出明暗交界线,同时画出投影范围。
4、铺大体明暗调子:在上第一遍调子的时候要把暗面和物体的投影同时上,这样可增强画面整体感。从暗部画起,全面铺开,相互比较着画,色调应逐步加深,注意区别物体固有色深浅。
5、深入刻画:在局部深入时要同时注意3点,即光源位置、结构特点和透视变化。进入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形体、明暗、空间、质感等问题。先着手物体形体的塑造,并随机带出它们的明暗关系。从主体的关键部位开始,逐步深入细致地对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质感、明暗等进行充分的刻画与表现。
6、调整结束:在这一阶段,画面已基本完成,此时应从整体出发对画面作一次总体的调整,以期取得完整的画面效果。在不脱离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可以对画面作一些主观的调整,有意识地对主体进行一些强调,一切有碍整体关系,有碍突出主体的细节和局部都应大胆取舍,使画面达到内容与形式更加的完美统一。
三、作业练习:
1、静物明暗素描
2、规格:8开素描纸
3、要求:构图适当、合理,有一定的质量感,画面整体、响亮
四、巡视辅导:
1、及时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2、有针对性集体讲评
3、必要时给学生适当修改、调整
4、表扬、展示好的习作
5、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习作简评:
1、总评:好的方面,不足之处、如何克服、修改
2、个评:好的习作三至五幅,较弱习作一至两幅
六、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