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数学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和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够除)的除法。
2. 使同学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考虑的水平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同学在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杨老师在南京城内看到很多这样的卡通画,(出示十运会吉祥物“金麟”)你们知道它是谁?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着“金麟”再来回顾一下十运会的精彩局面,好不好?(电脑播放十运会电视节目片头录像)
师:“金麟”想出几道口算题,考考我们班的同学,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注意看题,知道答案的不用举手可以直接回答。
逐题出示下面的口算,同学口答。
40 ÷ 2 = 18 ÷ 6 = 200 × 4 =
42 ÷ 2 = 80 ÷ 4 = 75 ÷ 3 =
其中80 ÷ 4,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同学口算75 ÷ 3时,速度明显变慢了。
师:有点难吧,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用笔算的方法再算一遍。(同学计算)
反馈时,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同学的作业。并提问:先算几除以几?商“2”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余下的“1”怎么办?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第一道例题。
(1)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师:“金麟”对大家的表示非常满意,接下来请看“金麟”给我们带来的第一场竞赛。(播放游泳竞赛视频)
师:这是游泳接力赛,参与竞赛的每个队有4名队员组成,他们共游了800米。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平均每人游了多少米?
师:你会列式吗?
同学列式,教师板书。
(2) 在交流中掌握方法。
师:这道题你会口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同学在同桌间交流自身的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同学口答,电脑出示相应的口算方法。
① 因为200 × 4 = 800, 所以800 ÷ 4 = 200;
② 8个百除以4等于2个百,2个百是200;
③ 因为8 ÷ 4 = 2,所以800 ÷ 4 = 200。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通过刚才的口算,我们知道,平均每人游了200米。其实这个竞赛项目的名称就叫4乘200米自由泳接力。
(3) 在练习中巩固算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这里有四组口算题,我们先看第一组题,能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吗?(同学口答)
师:后面的几组题你会口算吗?(同学口答)
师:你有什么发现呢?小声地说给同桌听一听。
先让同学在同桌间交流自身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2. 教学第二道例题。
(1) 创设情境。
师:课前,“金麟”告诉杨老师一条信息:十运会期间,南京有一所学校,专门组织了986名同学集体观看了竞赛,他们平均分坐在红、黄2个区内。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平均每个区坐了多少名同学?
师:你会列式吗?(根据同学回答,板书:986 ÷ 2)
师:看看这道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我们以前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揭示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估算。
师:你能估计一下平均每个区大约坐了多少名同学吗?
同学估算,并说明理由。
(3) 笔算。
师:平均每个区到底有多少名同学呢?我们可以通过笔算得到结果。大家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在计算的过程中,假如遇到困难,可以和同桌一起商量,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同学尝试练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位同学是如何计算的?
同学口述计算过程,在实物投影仪上反馈。
师:说得非常好。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完成黑板上的竖式?
同学说每一步计算,教师板书。相机提问:
① 先算几除以几?
② 商“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③ 余下的“1”怎么办?(1个百当作10个十,与十位上的8,合成18个十)
④ 强调: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同学互相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4) 练习。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前两题。
师:同学们非常棒。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先请大家估计一下,它们的商大约各是几百多?
同学口答。
师:算一算,它们的结果是多少?
同学独立完成,互相说一说自身是如何计算的。
集体反馈。
(5) 小结。
师:请大家回顾刚才的笔算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今天学习的除法计算与以前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三、 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 笔算练习。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金麟”给我们带来的游泳竞赛。“金麟”还为我们准备了一场110米跨栏的竞赛。听到110米跨栏,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想起一个人的名字,他是——(生:刘翔)
师:看刘翔的竞赛,先要买门票。能正确算出门票上的题目就可以观看竞赛了。同学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后两题,然后集体反馈。
2. 数学医院。
师:刚才很多同学都“买到了门票”,不过我看见还有个别同学因为自身的一时大意将题目做错,没有买到门票。让我们一起帮他们找找错在什么地方,好吗?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错误的计算,集体订正。
3. 说说体会。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同学用自身的语言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竞赛。(电脑播放刘翔获得110米栏冠军的竞赛实况)
4. 实际应用。
师:刚才那一场场精彩的竞赛,其实也饱含许多后勤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瞧,这些叔叔阿姨们正在为羽毛球竞赛准备竞赛用球呢。(电脑出示问题情境)你能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吗?
生:一共有732只羽毛球,每个纸筒里装6只,现在有120个纸筒够装吗?
引导同学得出:
(1) 120 × 6 = 720(只),732 - 720 = 12(只);
(2) 732 ÷ 6 = 122(盒),122 - 120 = 2(盒)。
让同学结合算式,说说每一种算法的考虑过程。
5. 拓展提高。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棒的表示,“金麟”非常高兴,想与大家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你们愿意吗?
电脑出示:
根据下面的竖式,你能猜出被除数百位上可能是几吗?
同学猜数,并交流考虑过程。
四、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任选3题进行计算。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充分体现数学探究型课型的特点。
本节课我按照游戏操作引入——产生问题——猜想——验证——推广运用这一主线组织教学的。让学生在行动中生问题,由问题生猜想,由猜想生价值。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自主探索过程,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一些课后的练习不能在这堂课中解决,但是我认为是很值得的`,我们不光是获得结论,更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思维得到发展。
二、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问题为中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师生互动,同时还注重用激励式的语言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3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3—35页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我主要是从下面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的。
1、复习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共同回忆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实际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它们的基本原理一样,只是所处的运算不同。我在教学中,就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自主探究出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还进行了诸如“2×5,25×4,125×8,20×5,……”这样的口算题训练,其目的之一是通过这组口算题的练习,明确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乘法运算,而且积是整十或整百或整千数,为后面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了基础,其目的之二是通过这一组乘法口算,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
2、探究新知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这两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随后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刚刚学到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巩固练习主要穿插在各个知识点的教学之后,及时反馈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过程的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
1、在推导规律的过程中,导课比较快主观上是时间紧张,可课后想想,实际上是引导不到位,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结果,有个别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
2、教学语言还要注意精炼,有时还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3、要注意多媒体运用和板书的有机结合。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日常生活中蕴涵许多有关小数的问题,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通过“蚂蚁快餐厅”中价格变化的情境,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让小数点搬家,再接着讨论三次标价的变化及实际价格,最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突破重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次不同的标价,它们都有数字“1”,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然后借助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在此基础上再推出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加以验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之间(25.6),再跳到2和5之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师: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小数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数点怎样搬的家?小数点的不断搬家使蚂蚁快餐厅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师生共同明确:小数点第一次向右移动了一位,第二次又向右移动了一位,快餐的价格在逐渐增加。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快餐的价格由0.01元到0.10元,再到1.00元。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0.01、0.10、1.00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方法一:0.01元=1分,0.1元=1角=10分,10分是1分的10倍,0.1元是0.01元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方法二:0.01是,0.1是,0.01是100份中的1份,0.1是10份中的1份。所以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方法三:0.1米看成1分米,0.01米看成1厘米,1分米是1厘米的10倍,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0.01元=1分 1.00元=1元
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1,1元是1分的100倍,所以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相当于乘100,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
6.提问: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四位,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7.小结:小数点太神奇了,它只要向右一跳就扩大,向右跳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右跳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